廢舊輪胎(立式)鍋爐煉油技術2
項目提出背景及項目建設必要性
1.1項目提出背景
目前嚴重的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橡膠歷來被國務院確定為戰略資源,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橡膠消費國和第一大進口國,全國各地又在積極發展汽車工業。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橡膠出口國,橡膠資源短缺形勢更加突出。
在汽車工業高速發展和普及化歷史進程中,我國已逐步認識到廢舊橡膠對環境的影響和對自然資源的浪費,伴隨著可持續發展成為共識和居民環保意識的日益提高,廢舊橡膠資源綜合利用行業在法制化、規范化、環;、資源化框架內已日益發展成熟。
2.2項目建設必要性
我國繼提出建立和諧社會后,又提出建立節約型社會。合理利用資源,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已成社會共識。就目前來講,資源的無端消耗和浪費仍然十分嚴重。
在國家大力倡導科學的發展觀、循環經濟、全民節約的新形勢下,汽運市場逐步走向規范化、理性化、我國載重汽車輪胎子午化率和制造水平不斷提高。目前資源危機已成全球共同關注的課題,廢舊橡膠回收利用成為循環經濟關注的熱點之一。但是,我國廢舊橡膠回收利用企業的發展狀況遠落后于工業發達國家,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無論是在設備上,在技術上,還是在人才資源上,以及環境和國民意識上講,都需要根本上加以解決。特別是在當前翻胎市場存在低價惡性競爭的混亂局面。也正因為差距大,市場潛力也很大,前景誘人。
對于廢舊橡膠的處理,20世紀90年代初,主要是掩埋、堆放。廢舊橡膠即使掩埋100年都不會自然降解,如所有的廢舊橡膠都采取掩埋、堆放的方式,其高分子材料和化學配合劑對環境必將產生嚴重的污染,形成難以消除的“黑色污染”源。
我國是橡膠消費大國,但又是一個橡膠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年生膠消耗量的60%左右需要進口。因此,廢舊橡膠利用對我們國家來說非常必要和緊迫。
廢舊橡膠渾身是寶,以廢輪胎為例,其所含22-24%的尼龍等合成纖維可加工為塑料制品,10-16%的鋼絲為優質彈簧鋼的原料,高達58-60%的橡膠混合物,可以制成再生橡膠和硫化橡膠粉,不僅大量用在橡膠工業,而且廣泛用于建材工業、塑料工業、涂裝工業及公路、運動場地等眾多領域。
根據《國務院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國發[2005]21號文件中要求:做好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工作。以再生金屬、廢舊橡膠、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利用為重點,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特別是將廢舊橡膠的回收利用作為重點,推進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稄U舊輪胎綜合利用指導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 工產業政策[ 2010] 第4 號)文件中也指出:大力開展廢舊輪胎綜合利用, 發展橡膠工業循環經濟, 既可緩解我國橡膠資源短缺局面, 減少對進口橡膠資源的依賴, 也是促進我國橡膠工業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 具有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
我國既是橡膠原料耗用大國,又是橡膠資源匾乏國。近年我國橡膠總消耗量占世界橡膠總消耗量的五分之一以上,橡膠用量的60%是通過進口來解決的。橡膠作為一種國家戰略性儲備資源,其緊張程度一度超過石油,而輪胎工業對橡膠的消耗,差不多占了我國橡膠總消耗量的70%。2009 年,我國生產輪胎消耗橡膠已占全國橡膠資源消耗總量的70% 左右, 年產生廢輪胎2. 33 億條, 重量約合860 萬噸, 折合橡膠資源約300 多萬噸, 若能全部回收再利用, 相當于我國5 年的天然橡膠產量。
輪胎大量的生產和廢舊橡膠總量的持續增長使得生產污染與廢舊橡膠污染日益嚴重。特別是廢舊橡膠處理不當,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因此,大力發展橡膠工業循環利用,己經成為目前我國緩解橡膠資源緊張局面和環境保護的當務之急,對其進行有效處理可為社會提供巨量的能源物資,對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